中国乡村探索低碳发展路径 构建可持续未来
时间:2025-06-06 12:18:28来源:中国新闻网
夜幕降临,黄河岸边的李家山村,一盏盏光伏路灯缓缓亮起。白天,这些路灯吸收阳光,夜晚则照亮村民归家的路。

李家山村的场景,正成为中国乡村绿色转型的缩影。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不断演进的背景下,乡村正成为绿色发展的新前线,中国也正在率先探索可行路径。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农业相关活动每年排放的温室气体相当于150亿吨二氧化碳,占全球人为排放总量的30%以上。与此同时,森林、土壤、农田等生态系统也具备显著的固碳潜力。中国广袤乡村,正处在“碳源”与“碳汇”双重角色的临界点上。

菇农在展示枣木香菇。 中新网 李太源 摄

现代农业的减碳逻辑

近年来,中国多地探索因地制宜的乡村绿色转型路径。

在吕梁山深处的临县白文镇南庄村,一个个钢架四季棚排列在田间地头,棚内,菌棒上长满香菇,菇农们穿梭于大棚间采收、装筐、搬运、分拣。

“以前我们一年只能干四五个月,2024年开始我们从年初干到年尾,能挣5万多元。”如菇农所言,临县依托丰富的红枣林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将枣木香菇打造成特色农业品牌,并引入智能化温控大棚,让枣木香菇实现四季出菇。

值得一提的是,知名的临县大枣在这里有了新的“就业岗位”。枣树修剪产生的废弃枝条,和石膏粉、麦麸等混合后形成了香菇菌棒的原材料。枣木菌棒完成几轮出菇之后,可回收加工变成燃料或有机肥的原料之一,外部塑料膜也可融化制作塑料制品,一条绿色循环产业链由此形成。

目前,全县枣木香菇产业种植规模达到5700万棒,年产量超过5万吨,创造年产值约6亿元。这项产业使当地约2.3万名农民每年增加了至少8000元收入。

不远的弓阳村则通过发展黑木耳产业进行农业转型。全村种植的黑木耳年产值超过1700万元。由于黑木耳种植过程低碳、资源利用效率高,这一产业自然成为当地绿色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资源型地区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转型的公平性与包容性尤为重要。”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杨姝影认为,应确保绿色产业惠及基层群体,增强公众的获得感与参与度。

图为弓阳村(无人机照片)。杨昊泽 摄

清洁能源下沉乡村

能源体系的重构是推动乡村转型的关键一环。山西明确,要加快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在具备资源条件的区县,优先规划建设集中式风电、光伏基地。

弓阳村的屋顶和山坡上安装了规模20兆瓦的光伏电站,每年提供约2600万千瓦时的清洁电力,用以支持公共设施运转并提供就业岗位的资金来源。这种“小而精”的模式在乡村转型中尤为适合。

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表示:“现阶段光伏还有很多应用情景,一个方向是工业光伏,另一个就是农村光伏。”他进一步解释,农村的配电网改造、煤改电、清洁供暖和光伏之间具有很好的协同关系。随着农业现代化推进,农用机械等逐步电动化,光伏能源的消纳潜力很大。

李家山村的光伏路灯也体现出这种小规模应用的优势:无需铺设复杂线路,降低了基础设施成本,同时实现了减排目标,让传统村落轻松拥抱现代化技术。

图为李家山村。中新网 李太源 摄

文旅改善乡村生态

吕梁的一些乡村同时以文化旅游作为抓手,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坐落于群山怀抱之中,李家山村依山而建的窑洞群如立体画卷,黄河文化、晋商文化、黄土高原文化在此汇聚,吸引着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和前来写生摄影的绘画、摄影爱好者。

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积极引导发展旅游业。村民们有的开民宿宾馆,有的从事原生态民俗表演,有的制作扫帚、箩筐、剪纸等手工艺品进行销售。

依托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高附加值产业,对乡村发展有着经济转型、生态增值、文化传承的多重意义。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吕梁以碛口古镇为核心,以沿黄19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支点,正在打造一条百里黄河精品旅游带。

其中,柳林县后冯家沟村以“修旧赋新”的理念进行改造,在保留古民居原生肌理的同时,将剪纸、书画等非遗技艺转化为可体验的场景,并以搭盘子、扭秧歌、转九曲等活动展现厚重的黄河文化。

文旅部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收入达4120亿元,同比增长5.6%。这种经济模式证明,传统村落完全有能力通过合理的经济活动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融合。

走向“零碳”

全球范围内,乡村绿色转型已有不少成功案例。德国菲利德海姆村(Feldheim)被称为“德国能源自给第一村”,不仅实现清洁能源自给自足,还能将多余能源销售给外部市场。丹麦萨姆索岛则利用风电、太阳能和秸秆燃料,彻底改变了传统能源结构。

尽管各国发展路径各异,但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民众参与,乡村绿色转型完全可以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共进。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过程中,推动生态+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杨姝影认为,一要强化生态资源的系统保护与科学利用,二要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三要注重产业链协同,助力乡村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良性循环。

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将支持建设零碳园区、零碳社区、零碳乡村。目前,类似吕梁的实践模式正逐步扩展到全国各地。未来,类似的小规模生态农业、光伏能源与文旅融合的模式,有望成为乡村发展的主流选择之一。

从山西吕梁乡村实践可感知到,可持续的绿色转型,不仅仅取决于技术进步或政策实施,还依赖于当地居民的认同和积极参与。这种转型成功的背后,是乡村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从受益者变为推动者。

这种微观层面的力量,恰恰体现出乡村绿色转型最本质的意义——让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标签:

  • 上一篇文章: 超大型集装箱船从长江下游出江试航
  • 下一篇文章: 最后一页
  • 最新
  • 烟台大学八角湾校区4个学院搬迁工作全面启动

    近日,即将入驻烟台大学八角湾校区的外国语学院、海洋学院、化学化工学

  • 等等党的胜利 三款国产“方盒子”来袭 款款硬气十足

    等等党的胜利三款国产“方盒子”来袭款款硬气十足

  • 补后卫!德天空:国米近3000万欧正式报价帕瓦尔,拜仁想要更多

    直播吧8月18日讯德天空名记FlorianPlettenberg报道,国米已经向帕瓦尔

  • 中国医师节|邓永锋:用耐心、爱心、细心面对每一个家庭

    乘电梯直上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7楼,小儿内科副主任医师邓永锋正站在

  • 北京市供热协会考察哈投集团智慧供热示范项目

    8月16日,北京市供热协会组织会员单位赴哈投集团考察调研,旨在学习先

  • 玉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玉树是一种常见的室内观叶植物,因其叶片肥厚似玉而得名,不仅具有观赏

  • 守望江河、守护安全!他们是暴雨中的“逆行者”

    在近期的暴雨洪涝灾害中,水文工作者们在离洪水最近的地方,记录和传递

  • 青春的“海风”吹进山川 上海海事大学实践队向“内”传播蓝色文化

    图说:孩子们上完船模手工课后采访对象供图(下同)“哇,老师!好多船

  • 叙利亚谴责美国与恐怖组织勾结:对叙军发动恐袭 33名士兵死亡

    海外网8月14日电 据伊朗英语电视台(Press TV)13日报道,叙利亚1

  • 压哨点球不给,0-0!西甲大冷门:巴萨创造2大耻辱纪录,3人染红

    上半场拉菲尼亚肘击被红牌罚下,下半场马塔两黄变一红被罚下,主帅哈维

  • 好开不贵的B+级性能轿跑,试驾2024款哪吒S增程版

    说起哪吒汽车,相信大多数的年轻人都不会陌生,毕竟3 7s破百的双门四座

  • “消费万亿俱乐部”扩容,也该轮到深圳了

    全力以“复”——网红“洼地”到流量“收割机”作为全力以“复”——20

  • 12万年未见 地球进入“沸腾时代” 热浪冲击全球经济 可能导致全球生产率下降

    【12万年未见地球进入“沸腾时代”热浪冲击全球经济可能导致全球生产率

  • 遂平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以实际行动助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创建工作

    驻马店网讯(记者张勇通讯员杨舒)为推动遂平县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创

  • 门头沟城区86座水毁公交站台启动修复工程 预计月底前完工

    新京报讯(记者耿子叶)8月13日,在门头沟区中门寺街的中门花园站,公

  • 招商银行AI电话骚扰,致客户精神一度崩溃失常?

    花朵财经观察出品编辑|铎子你接到过银行的营销电话吗?针对这个问题,

  • 旅游
    • 全球热消息:7月30日消息,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通院)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国内手机市场在6月继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当月手机出货量达到2491.2万部,同

    • 邓州市白牛镇:抢抓农时保丰收 优化服务好环境

    • 每日速讯:巾帼风采绽芳华||方丽:坚守初心 为民履职 争做一名优秀的法援律师

    • ​河南新县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世界今日报